• 介绍 首页

    箱子里的大明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43节
      “快去通知大当家。”
      “他娘的,哪里来的骑兵?”
      “追上去,给少当家报仇。”
      一群人嚷嚷得凶,但要拿两条火腿追战马,那纯属想多了,皂莺和邢红狼瞬间就跑出了几十丈开外,连弓箭都招呼不到她们,更别说甩火腿。
      骑兵队跑到几十丈开外就停下来了,不跑了,远远地看着这伙流寇。
      流寇们只好冲着骑兵队怒吼:“哪里来的混蛋,敢报姓名么?”
      邢红狼大声道:“老娘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,永济邢红狼,记好老娘的名字。”
      “永济邢红狼?”
      “我听过这名字,是这附近的大盐枭。”
      “他娘的,盐枭怎么对我们出手?大家都是和朝廷作对的,应该一起造反打朝廷才对啊。”
      邢红狼道:“这是老娘的地盘,谁在这里烧杀抢掠,老娘剁了他全家十八代祖宗。”
      一个悍匪抱着小张苞的尸体,怒吼了回来:“你这臭女人,少在这里嚣张,一个区区盐枭罢了,仗着手底下有几十匹马就敢嚣张?你她娘的有种别仗着马快逃跑,老子管叫你这小盐枭碎尸万段。”
      这家伙刚把这句话吼完,就发现西边又来了大群骑兵,正是皂莺骑兵营的主力来了,他们找不到普救寺在哪里,所以请了铁鸟飞来做向导。
      铁鸟飞穿着一身商贾衣服,骑马跑在最前面,后面两百五十名骑兵一起跟着跑来,声势浩大,这让跑在最前面的铁鸟飞感觉倍儿威风,神态也贼嚣张。
      到地方,他跑到邢红狼面前,大笑道:“带着这么多骑兵真是太威风了,哎呀,我也想弄一支骑兵队了,你们到底在哪里弄来的这么多马?能卖给我一些吗?报个价吧。”
      没人理他!
      那些骑兵一到地方就跑到了皂莺身后,不再给铁鸟飞壮声势了。
      刚才还在说要把邢红狼碎尸万段的悍匪,一看这边又多了几百骑兵,脸都黑了,装逼的话再也说不出来,赶紧带着别的贼兵向北撤去。
      皂莺冷笑:“装完逼就跑?哪有那么容易。邢大当家的,你去普救寺找找你的老乡亲们聊聊吧,我去和这群蠢贼玩玩。”
      邢红狼抱拳:“好!”
      皂莺一夹马腹,对着流寇们撤退的方向追了过去:“骑兵营,跟上,咱们好好的和这些甩火腿的流寇玩一玩。”
      身后三百骑兵轰然应诺,一起追了上去。
      邢红狼这才对着铁鸟飞招了招手:“走,咱们去普救寺。”
      铁鸟飞耸了耸肩:“我给骑兵们带路了,一点好处都没给我,邢大当家,你起码得给我带路的活儿报个价吧?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你河东铁鸟飞前面的河东两个字是白叫的?帮河东父老乡亲一个小忙你还要报价?”
      铁鸟飞嘀咕道:“至少一文钱要给嘛。”
      邢红狼哭笑不得,拿出一文铜钱,一弹,那钱在半空中翻飞旋转,铁鸟飞一把抄在手里,大笑:“好,报酬已经确实地收到了,走起,普救寺。”
      两人缓缓地来到了普救寺前。
      刚才那一幕,普救寺里的人居高临下,全都在看了眼里,知道这两位是自己人,早早就打开了寺门。
      一群孙家庄的人早已经涌出了门来:“是邢红狼!是咱们孙家庄的邢红狼!”
      “红狼啊,几年没见你了。”
      “你这些年跑哪里去了?”
      “你这回来得真是时候啊,没你的话,咱们就全完了。”
      这寺里除了孙家庄的人,还有许多别的村庄来的人,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窃窃私语:“这女人是谁呀?孙家庄的人和她很熟的样子。”
      “是大盐枭,你没听说过吗?在这附近混的人都听说过她。”
      “我又没在外面混,我就只会种田。”
      第418章 善意的裹胁
      邢红狼和孙家庄的人简单地交流了几句,就得转入正题了,现在可没时间搞什么乡亲见面大会,她扫了一眼普救寺这情况,大致能看得出来,这寺里的老百姓来自周围十里八乡。
      看来周围有许多村庄被流寇抢了,老百姓们只能在普救寺里来抱团取暖。
      把这群人都赚去古渡码头做工的话,倒是挺不错,但是,要和这么多人交流也麻烦,中间肯定会有人不信任自己,还得是找到一个能话事的。
      邢红狼问道:“这普救寺里,现在谁说了算?”
      “阿米偷佛。”一个拿着哨棍的中年和尚站到了邢红狼面前:“贫僧法号战僧,女施主有什么事可以和贫僧说。”
      “战僧?”邢红狼:“这法号……”
      和尚有点小尴尬地道:“贫僧年轻时心气火爆,喜欢打打杀杀,因此用了战僧的法号,现在年岁见长,有心改掉,但大伙儿都叫得惯了,改不了了。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好吧,战僧大师,这寺院里的乡亲们,现在都听你的话吧?”
      战僧叹了口气:“乡亲们遭逢大难,现在六神无主,急需有人给予引导,贫僧只好厚着脸皮发号施令……善宰善宰!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现在寺里有多少人?”
      战僧:“大约八九百人。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你这寺院,养得活这么多许人么?”
      战僧脸现尴尬之色:“那当然是养不活的。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那大师打算怎么办呢?”
      战僧:“这事情贫僧还没想过呢,乡亲们突然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,前脚刚到,贼兵后脚就跟了过来,贫僧只想着怎么抵御贼军了,完全忘了吃饭问题……女施主这一问,可真是……”
      他的大光头上流下汗来,八九百人啊,吃什么啊?
      糟糕了!
      别在我这寺院里闹出人吃人的惨剧吧?那可就真的“善宰善宰”了。
      邢红狼道:“战僧大师,麻烦你帮我给乡亲们通个话吧,我有办法养活他们,古渡码头现在需要大量的工人,搬运粮食和搭建一个木寨子,愿意去干活的人,管吃饱,每日还有三斤面粉的工钱。”
      战僧一听这话,双眼顿时亮了。
      不过,他马上又想了点什么,双手合什:“阿米偷佛!善宰善宰!女施主,您这个方案虽好,但家里没有男丁的老弱妇孺又该怎么办呢?他们可干不了搬运工和建寨子的工作啊。”
      “没男丁的老弱妇孺负责给工人们做饭!”邢红狼:“做饭也一样每日管饱。”
      战僧双眉微微一扬:“这事可不容说笑,这八九百人都已经又惊又饿又累,若是得不到饭吃,白走十里路,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。还有,你那里既然有这么多粮食,流寇说不定也会打你的主意,岂不是非常危险?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我永济邢红狼也算是江湖上有名头的盐枭,说一是一,说二是二。码头边上有大量的粮食,管这八九百人吃饭绝无问题,我甚至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出售。至于安全问题,码头上还有我的兵,可御流寇。”
      战僧表情严肃:“女施主是位盐枭,你的手下当然不会是官兵吧?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官兵有我靠得住?”
      战僧:“这些老百姓,就是因为不愿意从贼,才会躲到贫僧的寺院里来,若是去了你的地方,就算是从了贼,这可如何是好?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一般的贼不管饭,得逼着他们出去抢劫。而我管饭,不需要他们的双手染上鲜血,只要做工就行,这样的贼,他们肯定愿意从。”
      战僧:“将来官兵来剿你时,这些百姓又如何?”
      邢红狼:“朝廷一向都是首恶必办,从者不究,官兵只要杀了我,这些老百姓就能回返乡回原籍,不会有事的。”
      战僧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好几秒:“贫僧自认识人无数,看女施主的样子,不似说谎,好吧,那就信你一回,贫僧这就把你的话传出去。”
      他把乡亲们召集到一起,给他们讲了一番。
      有位和尚帮忙传话,那效果杠杠的,他们也许不会相信邢红狼,但要相信普救寺的大师真是不要太容易,很快,整个寺院里的气氛都转好了。
      刚刚经历了家破人亡的老百姓们,重新振作起了精神,准备出发前往古渡码头。
      外面兵荒马乱,要出去还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。
      老百姓们在寺院门口畏畏缩缩地向外张望,想看还有没有流寇埋伏在外。
      好在并没有了!
      皂莺的骑兵队从北面回来,大笑:“那批贼被我赶得远了,我追着他们后面射箭,打得他们屁滚尿流。”
      老百姓们松了口气。
      战僧背了一个小包裹,操起一根哨棍,大声道:“都走起来,没力气也要走,放弃寺院,尽快走到古渡码头去。”
      大量的人群开始走了起来。
      只要大多数人走了,少数人对于“给盐枭打工”心里还有点不太乐意的人,也不敢再留在寺院里了,只能跟着走。
      这其实也是一种裹胁!
      战僧明白这样做不太好,但善意的裹胁总是比恶意的裹胁要好。与其让这些老百姓被流寇裹胁跑了,还不如让他们被盐枭裹胁跑算了。
      老百姓们走得慢,皂莺的骑兵散开,护住队伍两翼,大伙儿缓缓向前。
      幸运的是,这一路上走过来,倒是没有再碰上流寇了。
      十里路,老弱妇孺们足足走了一两个时辰,直到傍晚时分,大伙儿肚子都饿得咕咕直叫了,终于看到了古镇码头那一片破破烂烂的茅草房子。
      以及……
      一艘巨大的船!
      一艘战船,一艘货船。
      还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运载粮食,只是运了皂莺的骑兵队,骑兵下船之后已经空了,所以它已经提前返航,回洽川码头去了。
      战僧一见到那巨大的炮船,心中就暗惊了一惊:区区盐枭,居然这么强大的实力?不,这肯定不仅仅是盐枭,这人背后,一定还有什么别的势力,只是推出盐枭来做幌子罢了。
      而老百姓们看的东西就和战僧不一样了,他们看到的是粮袋,大量的粮袋,堆满了货船,还有一群码头工人,正在从货船上卸货,他们显然已经干了很久了,但船上还有一半的粮食没有搬得下来呢……
      短暂的懵逼之后,八九百名老百姓齐声欢呼起来。
      第419章 加税
      崇祯三年(公元1630年),京城,御书房。
      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翻看奏章。
      一封从山西来的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,“盖晋土自天启初年以来,无岁不灾,而去年尤甚……”